sss1354 发表于 2020-9-1 20:33:02

漫步醉美苏杭 品味诗情画意——首都师大附中2018高中综合实践活动之苏杭篇

2018年4月,首都师大附中组织了高一、高二年级外出游学。同学们分别到北京、苏杭、成都、合肥、上海、吴越、南京、武汉、甘肃开始了他们的学习和研究。他们深入中科院各分院所科研机构,参与科学研究,接受名师指导;他们寻访自然人文景观,感受祖国山河壮美,品味风土人情。在一系列学校精心设计的实践课程中,他们培养了实践精神,激发了创新灵感,磨炼了意志品质,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在欢乐的行程中,收获满满。


苏州

    高铁的时光并没有想象中漫长,因为始终陪伴着我们的有一路变幻无穷的风景,有身边常一起嬉闹的同学,有时刻关心着我们的老师……于是,不知不觉间,一行人就已经抵达了苏州。
    苏州,是一座被美覆盖的小城。只要我们拥有着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这并不难察觉。路的两旁是密密的香樟树,白花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典雅。依导游的介绍,到了秋天这绿叶便会变成红色,相信那又别是一番精彩的景象。除了最著名的香樟树外,我们也在一路上见到了不少其它的花木——晚樱、紫薇、海棠…这些美的元素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街道的每一个拐角。当所有的美好汇聚在一起,大家的心情便也跟着美好了更多。

耦园与昆曲

    不同于拙政园,耦园面积不大,却完整地为我们展现了大户人家的样子,象征着创建它的夫妻隐居田园的生活。耦园给大家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它每一处设计都是精心的。耦园里有竖着放的瓦,象征万户朝天,也有太湖石制成的各种造型,体现着女子的阴柔之美,哪怕石板路上看似不经意的造型,也象征着官路恒通。 我们往里走,来到了鸳鸯厅。其内部的两个屋顶,意味着“雌雄”形影不离。但若细致地观察,却也能发现厅的两侧稍有不同。这里的一切都全面考虑了男女特性、人物等级、人物形象与隐私而精心设计,让每一个参观学习的人都叹为观止。
    在耦园内部,我们远不止欣赏了建筑。重头戏,还在吕老师为我们表演的昆曲与评弹上。如果说耦园是苏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昆曲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是精神的象征。就如同江苏的慢生活一般,昆曲精致优雅,慢而柔和。同时,昆曲的表演对舞美的要求更是极为严格细致。只是简单的哭、笑,吕老师竟结合不同的人物特征为我们展现了那么多种不同的表演方法,其中的韵味只要亲眼见证过绝不难体会。
    在进行完简单的介绍之后,吕老师现场为我们进行了昆曲和评弹的表演。“不到园中怎知春色如许,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昆曲的细腻与缠绵让人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而“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的悠扬与“叫卖”的活泼又为我们呈现了小桥流水般的评弹的开朗之美。两种不同感受不同形式却同样珍贵的美结合在一起,无疑是一种对我们精神的熏陶。今天一天的旅程,我们的不同感官接收到了太多不同的美,而这些美的元素,的确值得我们一直放在心上。
撰稿: 陆美含
摄影:邱梓轩 徐浩峰

苏州博物馆
    “建筑是凝固的乐音”,在这座博物馆,人们会发现,艺术、历史和建筑确实是密不可分的。 几何体组合在一起,一切归于简单,但即便是孤单的一小面墙,都能感受到江南的韵味。 在建筑的构造上,玻璃、钢铁结构让人可以在室内借到大片天光,大片的开放式钢结构替代传统建筑的木构,屋面是敞亮的天窗,其下墙体是白色,屋顶是灰色的花岗岩。日光极大限度的照射进来,光与影相互交织。就算只是微风轻轻拂过,屋中的光影也会抖动起来,如风铃摇晃,也正如苏州园林一般,一步一景。
    除了传统的馆藏文物,让同学们记住的,是《大美不言》艺术展。水墨交融之中,能感受到那对自由的追求。朱雨泽的艺术创造无比纯粹的而没有世俗。他与他的画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接受,也不在意别人的想法。

苏州丝绸博物馆

    由宋代至今,苏绣一直在寻常苏州百姓的身边。绣娘一针一针的,赋予苏绣与苏州不一样的意义。她们以针代笔,以线为色,钩织出那江南水乡的氤氲之美。 周海云便是一位绣娘,她的作品极有灵性。跟大多数绣娘一样,苏绣对于她来讲,不再屈为职业,而是传承与使命。在我们看到的作品中,苏绣是与书画紧密相连的。双面绣的小画,细而短的线勾勒出的笔触,却出奇的流畅一体。一篇篇的字迹,连墨痕边缘的涩涩擦痕都细细织出。 此行之后,苏绣不再仅仅是我们心中的一个小小物件,而是一种温柔的文化存在。

苏州园林与拙政园

    造园是艺术。园主人的脾性,对浪漫与人生之诠释都泄在园的每一个角落。 有的园主人偕爱妻退隐,凡事皆要成双成对;有的园主人官场失意,踏遍河山,隐退归来,只求与世无争。叠石环水,莳花栽木,人们在此,飘过一个个日子。
   苏州园林里楹联很多,有名气的例如“今日归来如昨梦,自锄明月种梅花”;我记下来的一句是“虚窗留月坐清宵”。这是多么自然的状态与理想啊。 我们今天参观的拙政园便是苏州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它们各具特色,中花园为精华所在。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在诗情画意的园中,仅是将脚踏到那青石板路上,便能感受到朦胧的韵味。屋檐重重,紫藤缤纷,大家回到了自然状态,同学们体会到了苏州“静坐参众妙,清淡适我情”的气质。
撰稿:李思睿
摄影:邱梓轩 徐浩峰

杭州


西溪湿地
    西溪湿地是杭州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游览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湿地的生态丰富性和它对于大气环境的重要调节作用。游览完博物馆,我们便开始了西溪湿地之旅。西溪湿地是很多电视剧的拍摄场地、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已久的地方。我们想象过这里的浪漫和绿意无限,但当我们真的踏入这片水域,仍是别有一番感触。
   坐在船上向岸边望去,静谧的流水,雅致的建筑,木制的小桥融成了诗情画意的西溪美景,不禁让人想起“小桥流水人家”的诗句。船只继续前进,穿梭在无数条小河间,清风徐来拂过脸颊,看着周围水生植物的自然生长,树木缝隙间的草屋若隐若现,此时整个西溪湿地仿佛一幅淡淡的水墨画,静逸而寂寥。我们不仅在讲解中学习知识,更是沉浸在了优美的环境中。待到解说结束时,一阵悠扬的昆剧曲调缓缓流出,大家纷纷陶醉其中,不知不觉就到了深潭口码头。
    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粗壮的香樟树,它已经有310年的历史了。据说古代凡有女儿的家庭都要种植一颗香樟树,女儿一天天长大、香樟树也逐渐长成。待到女儿出嫁之时,香樟树也正好用来制作成木箱,用来盛放女儿的嫁妆。眼前这棵亭亭如盖的香樟树仿佛在向我们诉说古往今来父母对儿女浓浓的爱。树的旁边,是一条窄窄的河道。深潭码头以前是人们在端午节赛龙舟的地方,同学们看着面前这条窄窄的河道不禁疑惑,这里如何能同时容得下这么多艘龙舟同时竞赛?导游的话解开了我们的疑团。原来,这里的龙舟赛的是龙舟的外形,比的是龙舟精美,并不是速度。我们的脑海中马上浮现出江南水乡龙舟赛美的盛况。
    漫步在西溪古村落、两侧抑或古朴的民居、抑或幽静的祠堂,无不让我们感受到江南村落的美。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夕阳西下,整座小村落渐渐洒满了落日的余晖。
撰稿:张家一 辛婉竹 陆美含
摄影:邱梓轩 徐浩峰


岳王庙
    西子湖畔,从不缺“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的美景,也从未缺少文人风雅,英雄正气。伴随着和煦的暖风,我们前往岳王庙,探访这位将正气传承千秋万古的名将岳飞。
    步入岳王庙,正殿明灿灿,只见英雄端坐于高堂之上,双目炯炯,神情威严,战袍加身,手握宝剑。这便是“一身正气满乾坤,两袖清风拂万世”的英雄岳飞将军。将军上方,由岳王亲自题写的“还我河山”豪气万种,铿锵有力,鎏金的字体在阳光的斜射下熠熠生辉,更为整个大殿增添不少豪迈之气。同学们不觉肃然起敬,怀揣着无限敬仰端详着这位抗金英雄。
    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我们继续前进,来到了岳飞墓。英雄在此处长眠,浩然正气萦绕千古,而他身旁下跪的四位佞臣则是神情羞愧,永世不得后人谅解。

邂逅西湖

    游西湖也是有讲究的。有句老话在杭州妇孺皆知:“日西湖不如夜西湖,夜西湖不如雨西湖”。如此看来,雨西湖在西湖该是最盛。上天眷顾,我们在游湖时,便正赶上了一阵蒙蒙细雨。
    青蓝色的云朵低低地笼罩绿茵浓郁的杭州,细细的雨丝划过天际,为本就朦胧的西子湖畔增添了几分神秘的美感。向远处眺望,西湖便宛然成了一位蒙着面纱的少女,朦胧的风景显得格外神秘莫测,穿过层层云雾,雷锋塔静静地矗立在湖畔,诉说着许仙与白娘子浪漫而凄美的爱情故事。
    徜徉于雨中西湖,如丝的细雨敲打着水面,激起微微涟漪。但这水波只是轻轻的,整片湖面宽阔平静,只有微波间的金光在跳跃,但这也更显西湖的沉静优雅,温婉大气。她用灵动的目光,窈窕的身姿,吸引着游人,一如往昔。想必千年以后,纵使光影交错、世事变迁,这沉静的西湖还是会如同一位妙龄女子流连在杭州孤山脚下,永远吸引着文人墨客,纷纷为她书写佳文,留下传说。

浙江省博物馆

    浙江省博物馆是国内重要的博物馆之一,它拥有约一套多的四库全书,详细的记载着我国悠久的文化和历史。雷锋塔文物馆存放着宋代的珍贵文物,物品之繁多,价值之昂贵,充分的体现出文物的珍贵稀有。
    沿着曲折的小路,穿过崎岖的太湖石洞,呈现在眼前的是黑墙绿瓦的文澜阁,走入其中,书香气息扑面而来,那著名的四库全书静静的躺在古朴的书柜里,轻轻的诉说着它的前世今生。
    走上雷锋塔文物馆的二层,镇馆之宝鎏金纯银阿育王塔绽放出金银色的光芒,它体现了宋代的银鎏金技术的成熟与精湛,也展示出古代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艺。
撰稿:秦未萌 马虹宇
摄影:邱梓轩 徐浩峰

京杭大运河
    一条玉带浩浩荡荡地穿过京津冀鲁苏浙,贯通着华夏大地的五大水系,也连结着古中国的天下粮脉。这条玉带即是京杭大运河——古人历代劳作所创下的壮举。
    苏杭游学的最后一天,大家来到坐落于运河边的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领略这历经千年风雨古河的风韵。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北伐齐国,为使军饷能源源不断地运往沙场,始凿邗沟。其余各国也纷纷因征战而开掘运河。这些零落于中原地带的人工鸿沟便是京杭大运河的前身。待到隋王朝一统华夏,南方经济尤为繁荣,为加强南北方经济沟通并巩固北方的政权中心,隋炀帝下令贯通各处鸿沟,最后为后世留下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运河。然而,丰功伟绩的背后是无数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隋朝此浩大工程劳民伤财,积聚的民怨最终导致其二世而亡的悲剧。隋炀帝一手断送了江山的同时,却又造福了后世千秋。唐宋在前朝运河的润泽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繁荣。这不禁让同学们感慨于历史的难以捉摸,也明白了对事物的评判,应在较大的时间尺度上进行。元朝帝王下令将南北水脉完全贯穿,这便是京杭运河最终的形态,此后并无更多人工改动。时值晚清,黄河改道,铁路兴建,轮船涌现,中国完全仰仗京杭大运河的漕运就此落下帷幕,成为历史的一页。
    纷纷世事无穷尽,茫茫天数不可逃。
    运河漕运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不该忘却这条运河曾经浩荡的水流,也不该忘却它为中华文明孕育的繁荣。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一把油纸伞,承载着千年古人的智慧。
    春秋末年,鲁班长在野外作业,妻子云氏便制一物为其丈夫挡雨。此物由竹劈成细条,兽皮蒙之,开则如亭,收拢如棍。东汉蔡伦造纸之后,以纸代皮,刷上桐油,便制成了最初的油纸伞。传统的油纸伞的工艺繁复,全部依赖手工完成。民间有谚语:工序七十二道半,搬进搬出不肖算。制作一把精良的油纸伞,要从选竹开始,再到做骨架,上伞面,最后绘画,上油。油纸伞以竹,纸做成,流动着生命的韵律,雅致天成。
    伞面可题字,可绘画。历代文人雅士偏爱在油纸伞上做诗题字,以遣情怀。绘画的题材多为国画,常见的有荷花,牡丹,梅花一类。
    今天也正巧下着毛毛细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处处飘散着竹木淡雅的清香,绘制油纸伞的一小时中,同学们在暗香的熏陶下,充分投入其中,享受与古人对话,回味中华文明的时光。国画的精髓,并非一朝一夕而习得的。而今天我们一行人去画油纸伞,学过国画并且擅长的人的确得到了大显身手的机会,而其他的同学也将自己的所好所长展现在了这八寸伞面上。有人利用颜色的搭配,绘制了星空银河的深邃绚丽,有人着重用红黑表现梅花的娇小玲珑,更有同学肆意挥洒笔墨,绘制了太极八卦图、小猪佩奇全家福。
撰稿:张瑞霖 金乐明
摄影:邱梓轩 徐浩峰
这次的研学之旅
带给了我们江南的春风
更重要的是
让我们变成了真正的家人
从陌生人到一家人的距离
也许只是一瓦一檐,一蔬一汤
愿,砺砺尘路,相亲相爱
   百年学府薪火承传
正志笃行成德达才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漫步醉美苏杭 品味诗情画意——首都师大附中2018高中综合实践活动之苏杭篇